中国粮油学会 . 永红展业集团旗下展会

行业资讯

耕好“无形良田”粮食产后节约减损成效显著

2023-11-27

11月22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多举措推进粮食产后节约减损相关情况及工作成效。通过聚焦农户储粮、产后服务、绿色仓储、标准引领,强化科技创新,我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取得显著成效。农户储粮损失率由十年前的8%降至当前3%左右,产后服务体系减损增收作用充分发挥,粮库储粮损失基本消除,粮食储藏周期内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聚焦粮食产后关键节点,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引领,先后印发《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方案》《关于加强粮食节约减损工作的指导意见》,与有关部门联合印发《粮食运输技术指南(试行)》《关于加快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对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工作进行通盘谋划部署,有效发挥政策引领作用。

近年来,通过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累计为全国农户配置科学储粮装具1000万套。吉林省深入开展“地趴粮”整治工作,全省农户玉米立体储粮率达到90%以上,“地趴粮”减少近1300万吨。河北省开展“百社、百户行”活动,积极培育“农机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粮食产地烘干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提高农村新型储粮主体科学储粮技术水平。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周冠华表示,通过指导东北地区着力整治“地趴粮”,加强技术培训和服务,围绕节粮减损增效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农户科学储粮意识不断增强。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农户储粮损失率由十年前的8%降至当前3%左右。

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是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的重点环节。2017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全国建成5500多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实现产粮大县产后服务全覆盖,为农民提供清理、干燥、收储、加工等服务,促进粮食提档升级,减少粮食损失。“充分发挥各地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及时开展粮食烘干、清理等服务,切实减少粮食产后损失霉变,为确保颗粒归仓提供了有力保障。据调查,2022年,全国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服务农户1700多万户,清理粮食1.6亿吨,烘干粮食4500多万吨,帮助农民减少粮食损失1200多万吨,在助农减损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周冠华表示。

在储粮减损环节,深入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加强高标准粮仓建设,推进旧仓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粮仓气密、隔热等关键性能,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绿色储粮技术。目前,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近7亿吨,“四合一”储粮技术(粮情测控、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在广大国有粮库普及应用,我国储粮技术水平总体居世界前列。

周冠华表示,目前全国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1.8亿吨,气调储粮仓容超4600万吨。控温、气调、内环流、害虫综合防治等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比例不断提高。调查显示,我国粮库储粮损失基本消除,粮食储藏周期内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粮食仓储正在由“安全储粮、减损降耗”向“保质保鲜、绿色优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粮食过度加工、出品率降低不仅会造成数量损失,而且营养流失的隐性损失较大。因此,需通过标准引领、技术升级、科普宣传等,引导提高成品粮出品率,有利于促进粮食副产物综合利用。

围绕加工减损,近年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小麦粉》《菜籽油》《小麦麸》《发芽糙米》等一批节粮减损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强标准制修订计划立项工作,推进《高标准粮仓建设标准》《大米适度加工技术规范》等36项节粮减损、适度加工标准制修订,不断推动构建完善的节粮减损标准体系。持续开展全谷物健康食品创制相关研究工作,联合企业开发全谷物燕麦乳产品、萌芽全麦粉挂面、全谷物粉面包等新产品。完成大米适度加工控制模型技术研究,应用实施《适度加工大米》企业标准。积极挖掘米糠、麸皮、豆粕等综合利用潜力,提高粮食综合利用效率。

永红国际展览(搜索"永红国际展览"公众号关注)注: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

  • 时间:2024年5月10-12日
  • 地点:中国·江苏·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 今天距"中国油脂发展网【官方网站】第十五届IEOE国际油博会【官方网站】中国油博会【官网】国际油博会【官网】中国油博会【官网】粮油展【官网】"开幕还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