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晚,华灯初上,广州塔这座广州市的地标性建筑,傲然耸立在夜色之中,因其昵称“小蛮腰”流传甚广。此刻,巨大的“江汉大米”LOGO于塔身之上缓缓转动,似在无声诉说着江汉大米的独特魅力。那晶莹可口、粒粒长香的特质,仿若透过这璀璨灯光,飘向大湾区的每一处角落。
同一时期,杨澜、郎平、尹烨、周鸿祎等一众名人纷纷为江汉大米助力,打Call视频在各大媒体线上平台如星星之火般迅速传播开来。十位颇具影响力的美食博主获邀齐聚,开启全网直播,亲尝江汉大米。在这线上线下交织而成的热烈氛围里,江汉大米走进粤港澳产销洽谈活动盛大启幕,奏响了江汉大米迈向更广阔市场的激昂序曲,也翻开了区域农业合作交流的崭新篇章。


12月7日,由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粮食局共同主办,由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湖北省商务厅、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湖北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的“江汉大米走进粤港澳产销洽谈活动”在广州隆重举行。活动以“粤享江汉米香,品味荆楚粮韵”为主题,以“新质生产力”助推江汉大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引领,通过产销对接、洽谈合作,集中展示各类优质特色农产品,进一步拓展鄂粮入粤供应链渠道,得到了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等有关部门,以及协会商会、各类企业和各大媒体的大力支持。

本次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关注。300多家渠道商、客商和媒体现场进行产销洽谈合作,共话江汉大米在大湾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京东、格力、美菜、永辉超市等名企以及商协会专家、品牌专家、渠道商参加家活动,现场颁发了“江汉大米”推广大使聘书,邀请广东省商协会、渠道商推广江汉大米,进一步深化产销合作,夯实推进“江汉大米”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步伐。来自粤鄂两省48家企业代表上台签约,活动整体签约金额超过30多亿元。胜利的完成“江汉平原一粒米”与“中国第一湾”的对话之旅,进一步推动江汉大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领导表示,此次洽谈会的成功举办,深化了湖北与粤港澳大湾区在粮食产销领域的合作,为“江汉大米”的全面推广和品牌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粤享江汉大米,品味荆楚粮韵’这不仅仅是一场活动的主题,更是湖北农业人的一份承诺和情怀。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加深湖北与粤港澳地区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江汉大米”这一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切实助力湖北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助力粮食产业强国建设,共同书写“江汉大米”走进粤港澳的新篇章,共同开创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江汉平原是长江流域稻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水稻作为湖北第一大粮食作物,素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湖北省每年供应南方市场的优质大米高达100亿斤,在广东市场的销量占湖北稻米外销量的26%左右。近年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粮食局“双牵头”优质稻米产业链,组建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推进产业链建设,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标准制定、品种选育、基地种植、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等环节,实行精细化管理,确保”江汉大米“质量可靠、健康营养、货源充足。水润荆楚、江米如珠,“江汉大米”为湖北省委、省政府精心打造的重点大米区域公用品牌。自今年3月13日正式发布以来,江汉大米走出了荆楚特色新“稻”路,用一粒米“链”起千亿大产业。在江汉大米的加持下,潜江龙虾、仙桃黄鳝、天门蔬菜,江汉平原“三宝”壮大延伸为“四宝”,“江汉大米”日渐成为江汉平原最具魅力的瑰宝,湖北省又一亮眼的白金名片。随着大米逐渐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市场竞争已上升为品牌竞争。大米作为日常主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食物属性,背后的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正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和生活品质需求的不断提升,大米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在这场竞争中,如何从粗放式的价格比拼转向更高层次的品质竞争,成为了大米品牌必须面对的挑战。

本次活动现场,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原国务院参事郎志宣读了“江汉大米”质量宣言,宣言保证江汉大米从田间到餐桌,每一环节都将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监管,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满意、吃得健康,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江汉大米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通过传承农耕文化,弘扬江汉大米品牌精神,以品牌故事、文化传承、宣传传播等方式,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并信赖“江汉大米”,让“长粒、优质、好吃”的“江汉大米”,香满全国、香飘世界!“江汉大米”粤港澳产销合作洽谈活动期间,两场高峰对话如期举行,在《吃江汉大米,品中国味道》高峰对话中,汇聚了来自农业、生物、餐饮及“江汉大米”核心企业的四位杰出代表,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农业经济与政策专家、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柯炳生表示,粮油公用品牌的打造很特殊,因为好粮食是种出来的,要有好的粮食品种和好的水土环境,而良种推广、水土保持、环境保育这些事儿,单靠企业、市场是很难做到的,必须有政府的介入,这也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具体体现。在政府推动下,选育良种,加强种植管理,保证好吃的江汉大米原粮品质优质稳定,得到更多消费者认可,最终会叫响全国。他同时建议,江汉大米作为母品牌,应该根据地域不同的品种特色,培养更多的市县域品牌,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在深入挖掘“江汉大米”独特价值的同时,探讨“江汉大米”在餐饮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满足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为“江汉大米”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中国农产品品牌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在《“江汉大米”品牌国际化之路:粤港澳市场的桥头堡作用》高峰对话中,汇聚了代表电商平台、品牌战略、大湾区企业以及江汉大米数字科技公司的多位专家与高管,共同探讨“江汉大米”品牌的国际化之路。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从品牌战略分析来看,主食消费在有些现代消费观念上是错误的,主食成了身材焦虑者的禁区,“这是不对的,科学表明主食让人快乐,适量摄入主食,是身体必须的能量补充不会发胖。我刚才在品鉴去也品尝了江汉大米,很好吃,我觉得我在品味快乐,摄入的是满满的幸福。把江汉大米与幸福感联系起来做营销,让江汉大米成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这是商机,也很有意义”。

作为大湾区的代表,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执行会长潭海城在对话中表示,粮油产品是需要体验的,相对于传统商超和菜市场的只能看不能尝,餐厅天然就是一个完美的体验场景,江汉大米可以与餐饮企业合作,让消费者在餐桌上品尝到江汉大米的好味道,把餐厅变成新的营销渠道。“粤港澳不仅是经济开放的大湾区,也是全球美食的大湾区,这里是全球米其林和黑珍珠餐厅最密集的区域,仅广州一地去年的餐饮业营业额就是5760亿,占全国餐饮的10.9%,这里是中国美食走向全球的支撑点,也是未来江汉大米走向全球的桥头堡”。在两轮高峰对话中,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深度聚焦江汉大米。通过多维度剖析,全力挖掘其独特品牌潜力,积极探寻迈向国际市场的精准策略,旨在为中国农产品品牌国际化进程添砖加瓦,让全球味蕾领略中国味道。在广东,大米不仅是餐桌上的常客,更是文化与情感的载体。从煲仔饭到潮汕砂锅粥,从河粉到肠粉,再到米糕、米凉粉等,这些由大米加工制成的美食,不仅滋养了广东人民的味蕾,也承载了广东的饮食文化。在活动的产品展示区,江汉大米、湖北菜籽油、武汉热干面、襄阳牛肉面等粮油食品,潜江小龙虾、洪湖莲藕、楚天好茶等8大重点特色农产品的48家企业集中闪亮登场。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各地渠道商、经销商和湖北粮油产业龙头企业相聚一堂、共商合作、共谋发展。现场有广式腊味蒸江汉大米饭、脆米沙律虾球、野菌雪花牛肉松炒江汉大米饭、饭团,米酿、米茶、大米布丁、肠粉、煲仔饭等以“江汉大米”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在美食品鉴区供参会代表品尝。同时结合广东吃早茶习惯,现场制作了湖北特色的米汁、米茶提供品尝,体现鄂粤两地饮食文化相互交融,给粤港澳各地客商留下了深刻印象。活动现场同步邀请国宴名厨团队,携手格力电器,一同采用江汉大米为原材料,以“米”为题,为与会嘉宾献上一场“米”的饕餮盛宴。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领导表示,“江汉大米”以其优良的品质,深受广东消费者的喜爱,成为两地文化交流的桥梁。粤鄂两地在粮食产业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希望能够借助“江汉大米”走进粤港澳产销洽谈活动这一平台,进一步深化两地在粮食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两地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践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永红国际展览(搜索"永红国际展览"公众号关注)注: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